雙語笑話 老外的各種“怪癖控”
閱讀 : 次
Digitally freshen up郵件控 Garfield 留學地 美國
電子時代,人越來越不得自由,無論社交還是工作,都明顯地電子化了,這在中國、美國都是一樣的。不過在美國學習、工作的時候聽到的幾個生造詞,倒是把這種電子時代的焦灼詮釋得恰到好處。比如閑的時候是“twuilt”,而忙起來的話,每周例會的遲到借口除了“尿遁”,還有“digitally freshen up”。其中“twuilt”是twitter和guilt的合成詞,意思是“一天(甚至更短時間)不上twitter,我都有負罪感了”。Twitter無時不分享、無刻不互動的特點,讓每個人都被牢牢綁定在一個社交圈中,稍一冷落,就怨聲四起。相對比較神似的中文翻譯應該是“微博控”,或者直接翻成“推特控”都可以。對于工作組來說,“twuilt”已經是一種奢侈,更現實的“digitally freshenup”應運而生。這個詞的意思是:“我得快速查下郵件!”通常,在每周例會前你都能聽到這樣的說法:“Excuseme while I digitallyfreshen up, I’llbe rightback!”翻譯過來就是:“閃一下啊,我得查個郵件,馬上回!”
Fomo聚會控
小Zd 留學地 美國
留學的主題之一是學習、工作,主題之二就是參加各種聚會了。在歐美的大學,每周甚至每天都會有層出不窮的官方或者非官方聚會,當然多數是AA制的。想要把這些聚會都混下來,沒有相當的體力、空閑時間和經濟實力,是不可能地。然而這些聚會能帶給人什么呢?一口流利的倫敦片子抑或和大家都臉熟的好人緣兒,也許這都只是鏡花水月。所以大家通常只是選重點或者感興趣的露個臉。
但生活中也會有這樣的“聚會控”,希望能一場不落地跑個滿貫,比如我的前室友John。我們常常看著他一邊抱怨累,一邊準備赴下一場聚會。每當這時,同室Jerry就會說:“Buddy,you are fomo again。”原來這個“fomo”是“Fearofmissing out”的縮寫,意思就是說某人擔心錯過任何聚會而漏過一些重要的事兒。不過John這樣的后果也是要自己買單的,至少在我畢業回國的時候他還在為學分和學期作業奮斗呢。
Brand dropping品牌控
Lu 留學地 美國
在國內看到各大品牌鏖戰商場,倩碧、貝玲妃、雅詩蘭黛等眾彩競芳,POLO、GAP互不相讓。到了美國一看,OK,原來倩碧是美國小護士,貝玲妃也就和多年前老少通吃的霞飛一級別。而在國內風靡的POLO也是大賣場上掛著的。總之,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人在日常生活中倒不是特別注重品牌的。但是也有那么一些特別顯擺的人物,美國人就整出了“brand dropping”這么個詞兒。這個詞的意思應該相當于“品牌控”,其實我覺得把它翻譯成“品牌帕金森”或者“品牌得瑟”比較得其神髓。一次去bar里喝杯咖啡,剛坐定就聽見一聲哀嚎:“Duke,ifyou spill the drink onmy $ 350CK,Iwillkillyou!”意思是:“如果你把這杯飲料潑在我350美元的CK衣服上,我就殺了你!”這時,通行的朋友暗笑一聲:“Anotherbrand dropping!”果然,從另一位的反應上看,這種行為并不太得待見:“Stopbrand droppingKen.No one careswhatkind ofshirt that is。”意思就是:“Ken,別得瑟了,沒人介意那件破T-Shirt是什么牌子的。”
本文標題:雙語笑話 老外的各種“怪癖控” - 英語笑話_英文笑話_英語幽默小故事電子時代,人越來越不得自由,無論社交還是工作,都明顯地電子化了,這在中國、美國都是一樣的。不過在美國學習、工作的時候聽到的幾個生造詞,倒是把這種電子時代的焦灼詮釋得恰到好處。比如閑的時候是“twuilt”,而忙起來的話,每周例會的遲到借口除了“尿遁”,還有“digitally freshen up”。其中“twuilt”是twitter和guilt的合成詞,意思是“一天(甚至更短時間)不上twitter,我都有負罪感了”。Twitter無時不分享、無刻不互動的特點,讓每個人都被牢牢綁定在一個社交圈中,稍一冷落,就怨聲四起。相對比較神似的中文翻譯應該是“微博控”,或者直接翻成“推特控”都可以。對于工作組來說,“twuilt”已經是一種奢侈,更現實的“digitally freshenup”應運而生。這個詞的意思是:“我得快速查下郵件!”通常,在每周例會前你都能聽到這樣的說法:“Excuseme while I digitallyfreshen up, I’llbe rightback!”翻譯過來就是:“閃一下啊,我得查個郵件,馬上回!”
Fomo聚會控
小Zd 留學地 美國
留學的主題之一是學習、工作,主題之二就是參加各種聚會了。在歐美的大學,每周甚至每天都會有層出不窮的官方或者非官方聚會,當然多數是AA制的。想要把這些聚會都混下來,沒有相當的體力、空閑時間和經濟實力,是不可能地。然而這些聚會能帶給人什么呢?一口流利的倫敦片子抑或和大家都臉熟的好人緣兒,也許這都只是鏡花水月。所以大家通常只是選重點或者感興趣的露個臉。
但生活中也會有這樣的“聚會控”,希望能一場不落地跑個滿貫,比如我的前室友John。我們常常看著他一邊抱怨累,一邊準備赴下一場聚會。每當這時,同室Jerry就會說:“Buddy,you are fomo again。”原來這個“fomo”是“Fearofmissing out”的縮寫,意思就是說某人擔心錯過任何聚會而漏過一些重要的事兒。不過John這樣的后果也是要自己買單的,至少在我畢業回國的時候他還在為學分和學期作業奮斗呢。
Brand dropping品牌控
Lu 留學地 美國
在國內看到各大品牌鏖戰商場,倩碧、貝玲妃、雅詩蘭黛等眾彩競芳,POLO、GAP互不相讓。到了美國一看,OK,原來倩碧是美國小護士,貝玲妃也就和多年前老少通吃的霞飛一級別。而在國內風靡的POLO也是大賣場上掛著的。總之,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人在日常生活中倒不是特別注重品牌的。但是也有那么一些特別顯擺的人物,美國人就整出了“brand dropping”這么個詞兒。這個詞的意思應該相當于“品牌控”,其實我覺得把它翻譯成“品牌帕金森”或者“品牌得瑟”比較得其神髓。一次去bar里喝杯咖啡,剛坐定就聽見一聲哀嚎:“Duke,ifyou spill the drink onmy $ 350CK,Iwillkillyou!”意思是:“如果你把這杯飲料潑在我350美元的CK衣服上,我就殺了你!”這時,通行的朋友暗笑一聲:“Anotherbrand dropping!”果然,從另一位的反應上看,這種行為并不太得待見:“Stopbrand droppingKen.No one careswhatkind ofshirt that is。”意思就是:“Ken,別得瑟了,沒人介意那件破T-Shirt是什么牌子的。”
本文地址:http://www.autochemexpert.com/writing/humor/30639.html
上一篇:雙語笑話 A Bad Doctor 下一篇:我就盼著一根頭發都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