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雪——風光在英語講臺的舞蹈碩士
梅雪,英語文學學士、舞蹈學碩士。北京新東方外語學校國內考試部優秀美女教師,實用英語學院少兒英語師資項目教師。擔任全國英語等級考試(PETS)口試考官。主要講授職稱英語完型、四級聽力、PETS全國英語等級考試聽說、干部英語等同時兼任帝國商會翻譯。
她表演舞蹈《蒙古人》時激情四射,充滿著草原的活力;同時她又站在新東方的講臺上,用英文展示著她的另一番人生光彩和美麗。
她要讓最好的舞蹈韻律和美輪美奐的英文融合在一起,于是,她——一位舞蹈碩士站在新東方的講臺上“旋轉”,引領著英語學習者,使其英語思維隨著身體一起在陽光下自由舞蹈。
梅雪出生在內蒙古,盡管她的外婆是俄羅斯人,父親是研究西方文學的知識分子,可這樣的家庭卻并沒給她帶來早于常人的外語教育。盡管她從6歲就開始學習舞蹈,還曾經學習過小提琴等樂器,可最早開始接觸到英語卻是在初中一年級的課堂上,而且,按她自己的說法,真正開始認真地學起英語來要算是初中二年級時。因為初中二年級時,她的父親專門為她找到了一位外語大家,對她進行單獨輔導,采用的教材是《新概念英語》,直到現在梅雪還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出那位老師一個詞一個詞地按照標準的英式發音為她糾正讀音的樣子——“Excuse me, is this your umbrella?”
那一段時間的學習帶給梅雪的最大收獲是良好的語感和出色的英語發音,這兩點在梅雪后來的英語學習之路上受益無窮。不過,當時的梅雪可確實不是一個英語成績很突出的孩子,甚至因為喜歡上《新概念英語》而對課堂上的英語學習產生了抵觸情緒,自己也懶的在英語學習上下工夫,導致英語成績常常只是在及格不及格之間徘徊。尤其是在高中一年級時,學習成績快速下滑,這導致她更加無心學習,反倒對舞蹈的興趣越來越濃厚。
正好在這個時候,二炮文工團來地方招演員,一位老師建議她去試一下。從小就在藝術團練舞、讀小學時就在媽媽的指導下跳《采蘑菇的小姑娘》之類的兒童舞蹈,并且曾受一位內蒙古歌舞團的專業指導精心點撥的梅雪動了去當舞蹈演員的心思。
可惜,她的舞蹈之路也和英語之路一樣坎坷,沒過多久,文工團的領導因為梅雪的個子與軍隊要求的不符,示意她回家,一個星期之后,梅雪滿腹委屈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可她不想面對滿懷期望的母親和對她從事舞蹈本來就不滿的父親。她給教跳舞的老師打了一個電話,從老師那里得知山西煤礦文工團正在招人,她背著家里直接去參加面試了,這回的面試很順利,一去還就成了。 梅雪換了個地方,又當上了舞蹈演員。
做舞蹈演員的日子相對清閑,別的女演員大都忙著談戀愛,16歲的梅雪卻提不起興趣來,閑下來的時間就用來練功、學習各種各樣的東西,比如學學打爵士鼓之類。偶爾,她也會拿出當年的英語教材看上幾眼,或者自己背幾個單詞,但都是淺嘗輒止。當時的梅雪萬萬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以英文老師的身份站在講臺上,為成千上萬的人解答英語問題,指引英語學習之路。
做舞蹈演員的一年多時間里,她從普通演員變成了團里的臺柱子,在當地也算是風光一時。可春節回家時,一向嚴厲的父親對她說:“梅雪,你必須重新上學。” 一開始她當然想不通,可經過痛苦的抉擇,她還是決定聽從家長的建議,去上大學,讀書。于是,在補習了一年多的高中課程之后,她考上了內蒙古大學的外語系。
梅雪生性特別要強,她總認為別人能做到的她也能做到,尤其喜歡和男孩子競爭,因此她總有一些男孩子的做法。22歲之前,梅雪都是在早晨5點鐘之前就起床,開始學習英語,背英文單詞。上大學時,宿舍的墻上、房頂上、布簾上到處都貼著英文單詞,這樣隨時可以看到,就連穿衣服時都不放過。晚上宿舍熄燈后,別人有應急燈,而她為了省錢,就自己買支蠟燭,趴在床上學習。有一次不小心碰到了蠟燭,火苗點著了床上的紙,然后燒到了頭發和眉毛,同學們幫忙救火,有人甚至把洗腳水都倒在她的臉上。
因為第二天要上課,晚上在宿舍學習怕影響同學們的休息,每晚樓道燈熄了之后惟獨廁所還亮著,冬天的時候梅雪就披一件軍大衣,站在廁所可以學一兩個小時,大約到凌晨兩三點,非常刻苦。 同學上廁所時往往被嚇一跳。
進入大學后,第一節語言課,老師全部用英文,梅雪傻眼了。單詞一個都聽不懂,更別說句子,甚至到了下課時,老師說“Class is over”,她都沒有任何反應,最后還是旁邊的同學踢了她一腳說:下課了,你聽得懂嗎?這句話刺激了梅雪,歷來越挫越勇,喜歡迎難而上的她決定:從第二天起,不去上課了——因為去了也聽不懂。她得先把自己的水平提高到能跟上課程的水平。
于是,她每天在學校的語音室自習6個小時,聽磁帶、模仿、跟讀;每天早上五點鐘之前就起床,開始學英語、背單詞;顧不得按時吃飯,自己發明了用白水泡大豆的吃法,結果連吃幾個星期后,因為缺鹽而導致滿臉浮腫;她深夜趴在宿舍床上點著蠟燭學習,不小心燒著了頭發眉毛,惹得下鋪的同學把洗腳水潑得她滿頭滿臉……這種類似于瘋魔的“自虐式”勤奮學習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成果:差不多半年之后,她已經完全追上,甚至超過了當時同學們的英語水平。她沒有回到原來的課堂,而直接去到更高年級的課堂里交叉聽課了。
英語水平的突飛猛進為她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大學二年級時,當學校要在所有學生中挑選部分學生去哈佛大學參加交換項目時,梅雪的外教向學校推薦了她。幾個月后,她踏上了奔赴哈佛的路程。
在哈佛的一年游學生涯使梅雪的英語水準再次進階。最終,她以語感發音扎根,以勤奮刻苦培育,以真實語境灌溉,以花為名的梅雪用自己的心血滋養出了一朵英語之花。今天,這株美麗的英語之花正在新東方的課堂上激情綻放……
那時的梅雪才二十多歲,總覺得自己已經成人,不再向父母要錢花,生性很要強的梅雪希望自己賺錢,自己掙錢花得舒坦。考研前,聽說新東方老師薪水很高,也是年輕人挑戰的地方,這對梅雪來說,無疑是個極好的機會。面試者將近二百多人,新東方只選取三個。
她來到新東方大廳,看到這里的人有外交部的,北外的,各個名牌大學的,作同聲翻譯的,海歸派的。梅雪幾乎要打退堂鼓了。
抽面試號時,梅雪拿到了第一個,有人遞給她一份英語資料,要求做一個五分鐘演講。梅雪低頭看來,這篇文章中大部分的單詞都不認識。她走上講臺,“這里面十個單詞我有八個不認識,”這時下面的人小聲笑著,“但我覺得這些單詞大都用不上……”演講結束后,坐在前面的一些人給了些零零落落的掌聲。后面面試的是北外的一名教師。那位老師把每一個單詞都剖析得很透徹,前因后果,成語延伸擴展,例句,前綴后綴,語法等。梅雪知道她肯定沒有機會了。
一周后新東方通知梅雪復試,梅雪感到很意外,她以為對方說錯了,也許有同名同性的呢。走進新東方時,梅雪在確定了的確是自己后仍然迷惑不解,為什么會聘用她。新東方總監告訴她,我們需要的老師是這樣的,假如一個老師的學識有十,而他只能講出百分之十,那么他是失敗的,而另外一個老師的學識只有一,他卻能講出百分之百,那么他是個好老師,他具備教學能力。另外,新東方教學是要讓大眾都能聽懂,不需要夸夸其談展示自己的才華,師生要互動,學生聽后一定要會。如果掃廁所的大媽能聽懂你的課,那么就是成功的。一個老師必須會駕駑課堂。
梅雪參加了復試,復試是幾輪的試講,每講一次課,老師和學生都會給她打分,滿分5分,如果低于4.5分,復試就結束了。之后還要到高校演講,部門老師做評定,這一輪下來如果成績不錯,才可以被錄用,然后在三四百人的課堂上講課。這樣磨合了一年后才正式代課。那年暑假,學生一下子增多了,梅雪要到各個教學區講課,一天要連續講十個小時,每個教學區離的又很遠,這樣奔波下來,最后累到吃飯都惡心。
梅雪只身在北京生活,一切需要自己料理。她住在舞蹈學院,那兒離教學區很遠,早晨5點就起床,吃罷早飯溫習課本,6點出門,打的也要一個小時,8點50分講課,11點下課,然后乘出租車到另一個教學區講11點50分的課。沒有吃飯時間,就帶一包餅干,一到車上梅雪就累的睡著了。但她卻說:“這樣非常累,但新東方的老師都有職業病,一站到講臺上,整個人就是新生的,一拿到麥克風就興奮,疲倦立刻消失。”然后3點下課,下午5點到另一教學區上課, 路上可以吃一些東西,最后一節是從5點講到晚上9點。一個回合下來,整個人就癱了,有時會趴在休息室里的桌子上睡著了,旁邊有人推推她,梅老師,醒醒吧,該講課了,我把教科書給你打開。有一次,因為身體超負荷工作,講到第九天時,腸胃不舒服,一天只能吃一頓早飯,其余時間見到飯就惡心。本來就瘦弱的梅雪瘦的皮包骨頭。
“新東方的老師只要經歷過這樣的講課過程,無論被派到任何一種場合中講任何一門課都不成問題,即使不相關的課也行。這樣的老師是優秀的,有能力的。人們說,出了新東方都是好老師。”
梅雪常說,自己是一個“越挫越勇”的人,通過以上關于她英語學習之路的描述我們大致可以看出,這還真不是假話。而且,還能看出的是:梅雪的“越挫越勇”,以及她的勤奮、智慧,并不只表現在英語學習上。
比如:上過梅雪英語課的學生大都知道她憑借著自己臨時剪裁的一件另類服裝,幾個臨時編排出來的蹩腳動作唬住專業舞蹈考官,順利考上北京舞蹈學院舞蹈學研究生的故事;以全年級倒數第三的排名進入舞蹈學院,但是以全年級第一的成績順利畢業的事跡;應聘新東方教師,只用一句“我愿意為新東方添光加彩”當作自己簡歷的壯舉……這些事情無一不能折射出梅雪永不服輸的勁頭和永不甘居人后的勇氣,是她以自己的這些優秀品質和人生智慧不斷朝著自己的理想來塑造自己、改變自己、調整自己,直至把一個學習成績平平,舞蹈基礎一般的昔日內蒙姑娘,變成了如今光彩奪目的新東方名師……
梅雪是一個充滿靈性的有心人,也是一個不怕辛苦的用心人。作為一名英語教師的她就更是如此。
她不斷反思外語教學的模式和方法,用最大努力探究所教課程的每一個細節,用她的話說:“我們所做的就是投入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認真研究這些語言知識,再把自己的所有收獲與同學們分享,我們不是靠別的征服學生,而是靠自己的真誠和努力換來學生的信任與尊重。”
她不停地穿梭于英語和舞蹈之間,也不斷地把兩者加以溝通對比,觸類旁通,希望能互為補充——舞蹈和語言都屬于藝術,它們之間有共通之處,語言有語感,舞蹈有舞感,肢體語言和口頭語言本來就是相通的,是形影相隨的。通過舞蹈可以解釋一些語言問題的本質,通過學習語言也會對舞蹈有很大幫助……
她一直用自己的智慧不斷總結授課解惑之道——一個老師如果講得越難越好而不是答疑解惑,那就不是老師,而是巫師。一個好老師應該把一個觀點很明白地告訴學生,這才是首當其沖的任務。
她對自己授課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精心設計,力求完美——頭發的長短,服裝的風格,舉手投足,甚至眼神表情,都在影響著學生的情緒和課堂的氛圍,她有意在課堂上表現出更多的男孩氣,因為過于陰柔會導致女同學的反感,稍帶男孩氣才會取得一個微妙的平衡……
梅雪是成功的,學生在課后為她打出的高分就是對她的承認和表揚,在街上、在商店里、在旅游景點,當她被自己教過的學生認出來,恭恭敬敬地喊上一聲“梅老師”時,她的心中總是充滿自豪與幸福。
如今的梅雪依然不知疲倦,她在更多的領域間奔波勞碌著——課堂、舞臺,甚至還開始在影視劇中扮演角色;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梅雪依然對生活充滿激情——尤其是每次當她聽到一句在別人看來或許只是表面文章的口號,都仍然難以抑制自己心底不由自主的澎湃。
那是新東方的信條,但對照梅雪的故事,你不難發現,那其實在更早的時候就已是梅雪的信條——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
所有的人都有一點疑問,一個搞舞蹈的教英語,很奇怪,兩者好象不搭邊,而梅雪巧妙地將他們結合到了一起。
“我找到了它們的契合點。在對中西方語言、中西方文化作比較時,老師們通常會講很多的理論,而舞蹈很直觀,最具影響力。”
“這時我就可以借助我的專業來講解,用專業的眼光來剖析語言、思想和文化,比如西方文化是開放的、張揚的、崇尚個性的、向上的,因為他們崇尚上帝,反映在舞蹈上就是芭蕾,亭亭玉立的美;而中國人是含蓄的、內斂的、向下的,所以出現了中國的古典舞。由于是崇尚大地的,是含蓄的、收斂的,所以語言中會有‘哪里哪里’‘不是不是’這樣的謙詞,而西方人聽到贊揚時會說‘謝謝’。學生看后一目了然,會很清楚原來中西方兩種文化是這樣的,很鮮明、很直觀地理解了語言的特色。另一方面,學習語言對舞蹈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從文字上了解了舞蹈后,跳舞時會由內而外從思想上把握每一種舞蹈,把握舞蹈的神,而不是簡單地模仿。”
記者:你現在的職業是教師,你能割舍掉自己對舞蹈的熱愛嗎?
梅雪:我并沒有失去舞蹈,它依然是我的最愛。我目前是舞蹈學院的老師,也經常做一些關于舞蹈方面的研究,我依然可以接觸到舞蹈界最前沿的變化。
舞蹈練就了我的毅力,“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練舞蹈使我有了非常堅強的毅力,而這種毅力在很多時候成就了我的今天。
我喜歡做英語教師,尤其是做新東方的英語教師。在講臺上,我就像一個舞者,用最恰當的肢體語言把英語語言信息準確傳達給我的學生。所以,教師也是一個舞者。
是的,無論是舞臺還是講臺,對于梅雪來說,都已經幻化成一個遼闊的由知識和夢想編織的世界,在這個美妙的世界里,梅雪翩然起舞,從容而自信。
記者:我瀏覽過您的博客,我在您的博客中發現了一個更加真實的的您,您喜歡烹飪,喜歡做家務,而且您把生活作為一件藝術品來享受,品味,其實對于我們年青人來說生活有時是枯燥乏味的,那么老師您是怎樣保持這種樂觀心態的?
梅雪:說實話我也有苦惱,也有痛苦的時候,但是我現在不斷的告誡自己,當你做了一名老師,你就要用你自己的行為點燃學生的激情。
首先你要為人師表,你自己要做到,我總是在激勵別人,有的時候我在想誰來激勵我呢?但是在冥冥之中,我就會下意識的告誡自己,我要快樂每一天,快樂每一分鐘,那我就會把所有生活中即使你覺得痛苦的事情,都把它當作一件藝術品來經營,打理它。
我在生活中實際上休閑的時間很少,但一有時間我就會特別的享受,因為本來這種時光是很難能可貴的,我就更加珍惜它,我就想這個時光是我生命中最寶貴的,我怎么去充分的享受它。于是我就把它所謂藝術化。我更多的喜歡在安靜的音樂中自己去暇想,去舞蹈,把藝術帶進生活里,就象聞一多先生所說:“它是最純粹,最本真,最真實的感情流露。”沒有任何雜念的,真的是一片圣潔的土地,所以我喜歡這樣去享受,但是這樣的時光太少了。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但是你要有意識的提醒自己要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當你出現悲觀情緒的時候,你要用你另外的一個思想和它相斗爭,這就是說有的人為什么越來越消極了,他的optimistic那一面沒有斗爭過他的所謂pessimistic那一面。這種時候,你就要不斷的充實自己。這種樂觀心態是通過你讀大量的書,陶冶自己的情操,它是慢慢修養出來的,不是一下子與生俱來的。人世間的人悲歡離合,一定會有七情六欲,當你煩惱的時候,你能不能通過音樂,通過書籍,來調整自己,能不能通過和別人交流或者談心來發泄。
首先你要把世界都想得美好,世界不管美好不美好,前提是在你的世界觀。我們有句話說的非常好:當你無法改變世界的時候,你要改變自己的世界觀。任何人都無法改變,你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你自己,為什么我們不來調整自己呢?我們不需要過多的改變,我們需要調整。所以你面對多少的痛苦和坎坷,你只要記住一點:你能夠幸運的活在這個世上,你現在能夠呼吸,你就是一個上帝的寵兒,上帝把你扔到人世間,還有更多的人比你不幸,你能健全的,你能活著,那么你就是最大的幸福,所以就要活著不斷的adjust,不斷的調整。
記者:當您選擇離開家鄉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您用自己柔弱的身體,撐起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經過了這么多辛酸和挫折,老師在您的的生命中,是一種什么樣的信念一直支撐您取得今天的成績?
梅雪:這個信念從微觀上講是我的媽媽,從宏觀上講就是多年學習舞蹈給我帶來的毅力。微觀上我的媽媽是我的動力,我的媽媽生活是很坎坷的,很不幸的,情感也很不幸,但是在很小的時候,媽媽帶著我去生活,去工作,我就知道她的辛苦,我將來一定要讓她幸福,這個信念一直持續到現在。
每當我遇到難以忍受的痛苦的時候,我就想為了我媽媽過上幸福的生活,我一定要堅持,我要挺過去。我剛來北京的時候也受到過歧視,象我去商店買衣服,剛來北京的時候,沒有多少錢,到一個商店里看衣服,旁邊賣衣服的女士和我說:“你不要動,那件衣服很貴的”。其實這是對外地人的一種歧視,這種歧視也給了我很大的動力,人窮志不窮。大部分女孩子更多的是依賴丈夫和家庭,但我那時就在想,我一定要自己去賺錢,靠我自己去賺錢將來買得起這件衣服,至少也算一種骨氣吧!
其次就是舞蹈,因為舞蹈是身體的一種對抗,很小我六歲的時候開始練習舞蹈,練功是特別痛苦的事情,一般常人是很難忍受的最開始練功的那個階段,象練功的壓腿、劈叉、開胯,這簡直是對你身體的一種摧殘,很痛苦,所以我就相信,日后有什么難事我都能做到,學習舞蹈的那段時間煉就了我超人的毅力,能吃苦的精神!從個頭,體骼來說我都不占優勢,但在生活中我經常背拿超出自己好幾倍的東西,一輛自行車我就能把它很輕松的搬起來,連我妹妹都說驚訝:“姐姐你是小體積大能量”。
我覺得都是自己的一種毅力,帶著你前行,所以這兩項冥冥之中不斷激勵著我,讓我往前走,不斷的往前走,堅持下去,咬著牙,就這樣過來了。過程中肯定是有很多辛酸,包括自己省吃儉用,怎么住地下室,八個人一個屋,潮濕,蚊子叮的你一晚上不能睡,你只能蹲大門口我一宿一宿堅持一個月,象有些女孩子堅持不下去,那我就可以回家,家里很舒服,因為我家里條件也不是很差,也很好,完全可以回家,不須要在外面忍受,但你自己要知道我出來了,我一定堅持下來,就是這樣一直帶著我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記者:您有沒有自己的人生格言?
梅雪:我的人生格言不斷的在變,總是不斷的在變。你今天這個問題問的很好,我昨天晚上剛剛變了自己的人生格言。在剛開始的時候覺得,我要成為什么?在上學的時候,我須要努力做什么?激勵方面的。而到了工作過程中,格言又變了,一定要低調。工作一段時間之后,到現在的狀態,格言又變了,我昨天剛剛和朋友聊天,有個朋友出了一本書《升級才能生存》我覺得這句話對我來說太重要了,因為我現在基本上處在原地踏步的狀態,我覺得我該升級了,所以我的格言是:我要不斷的升級,我要升級。
記者:每一個人發展到某一階段的時候,就象您剛才所說的,您是一種停步狀態,那么老師您對您的事業,家庭,教學方面有沒有一個遠期的規劃?
梅雪:說一個比較真實的話,或者說是一個存在的人說的話,我現在太迷惑了。有的時候學生迷惑的時候,我能給他點醒,現在我自己卻特別迷惑。因為一個是我自己的情感沒有著落,社會還在影響你,這個情感空間有時候會覺得象我們這樣,完全可以通過忙碌來沖淡全部。
但社會的影響你不得不去想,你應該擁有一部分情感,你應該擁有家庭,應該找到那一半,這是影響我最厲害的,甚至它會影響到你的工作。第二個迷惑是我的事業定型了,我怎么能在上一個平臺,或者說,我在走什么樣的路,才能讓自己走的更輝煌,更久遠。除非說我現在安于現狀,做一個普通的老師,也能活一輩子沒有問題。但是通過你前面所做的工作,你有了一個小小的成就,或者說一點點成就感,有時候這種成就感是不斷的激勵你向前行。
我現在想的是,我該如何跨入我的下一個階段?尤其是對于女孩子來講,越來越成熟,年齡越來越大,我怎么能在走上我自己認為能獲得成就感的領域,狀態或環境。我昨天也在和我的策劃人,相關的人在聊天,他們也在幫我想。有時候在你人生規劃的時候,不是說別人給你規劃了你就能行,它都是先有幾個階段,第一階段迷惑期,第二階段是彷徨,徘徊,第三階段大家都給你出謀劃策,東聽一句,西聽一句,然后你就廣泛收集建議,收集之后你開始,戰戰兢兢開始嘗試哪一種更適合你。甚至你去結合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無論怎么樣把自己優勢最大化。我現在第一是把我兩個專業再精再細,第二我如何通過這兩個專業在延伸擴展。所以我現在的初步規劃是:我怎么能夠把我這個多年的經驗和經歷,能夠給它濃縮,讓它變成對社會產生價值的東西。不斷的升級,不斷的調整,才能創造再一次的輝煌。
許多苦學英語者總會問到這樣的問題,老師我應該怎么練口語呀?用什么教材好呀?就我個人的經驗和嘗試在此與大家分享,望或多或少對你們有些啟發。
1、練習之前要了解自己的詞匯量和句型---這個了解不是說你肚子里input有多少句子或詞組而說你在自然狀態下能output多少,能脫口而出多少。
2、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取你能夠讀懂或背誦的文本,語速也能跟上(至于英音還是美音看自己喜好或適合)來定。
3、除了大量跟讀模仿、背誦之外,要找時間來檢測自己(找空帶子了路下自己已背誦好的段子然后與原文找對比,不同地方是你應修改的地方,除了性別不變其他都可效仿,前提是你找得錄音材料是標準的,一般來說除了影片或生活場景用語之外,都應比較是標準的錄制。
4、當自己已經儲存了一部份話題或句子時,就可以嘗試找時機來演練,比如說即時到了英語角也要讓他們談你掌握的話題,這樣你除了能鞏固你所學,還能將它活學活用上,這樣也不會出現沒有話說或自己亂編不確定的句子。
本文地址:http://www.autochemexpert.com/writing/method/43261.html